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

大家來複習噢



感謝神的預備及帶領,讓我們有幸邀請行程緊湊的盧瓊蓉老師來指導我們唱歌發聲的技巧,請大家排除萬難的一同來參加這一系列的訓練課程......,安捏我們主日禮拜的獻唱就會很不一樣了起來,不是嗎?(傻笑摸頭)

好!來複習一下盧老師之前精彩又有趣的指導內容吧,讓我們再一次的認識上帝賞賜給我們精密又奧妙的發聲結構,也請大家要為這等恩賜發自心底的感恩禱告噢。
這邊有些小提示請大家要永遠永遠的記得(當然,這是為下一次上課時的預備^^):

Q:氣要吸進去哪裡?哪裡是裝空氣的地方?

A:是肺部噢,不是腹部嘿!!!

Q:吸氣時,為何腹部會脹起來?

A:肺部充滿氣之後會擴張(想像一下氣球充氣的過程...)下壓使橫隔膜伸展,自然而然地從上往下 擠壓腹部的空間,安捏腹部就脹起來了不是嗎?不會脹?那很您的構造一定很不一樣囉(ㄎㄎ

Q:吸飽氣之後,肋骨是呈現下垂還是挺起的狀態?

A:吸氣之後,因為大腦會傳遞訊息給脊椎說會有空氣要進來,請把肋骨撐起,安捏肺部才能裝更多的氣(想像一下露營搭帳棚時要用一些支架把棚子撐起來的樣子...沒露營過...好八算了)

Q:發聲器是在說哪一個地方?

A:聲帶!兩片薄薄的肉,那兩片肉振動的速度快,聲音的音頻就高,速度慢呢?就是音頻低囉(千問別問什麼高音低音的問題啊~~~)

Q:共鳴腔是指哪裡?

A:俗稱口腔或稱咽喉!

Q:共鳴點是哪一點?

A:懸壅垂!張開嘴巴照鏡子往裡面看,像鐘擺的東西。

Q:如何往後唱?或這樣問>>>如何讓空氣在共鳴腔中流通?或這樣問>>>要怎樣才不會唱到喉嚨塞住?

A:很抽象吧!大腦要傳送"放輕鬆"的訊息給頸部附近的肌肉安捏才不會塞住!很抽象吧(得意的笑了)

Q:嘴巴要張多大才會有美妙的聲音跑出來?

A:自然就是美(更得意了~~~哈哈哈)

下課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